在赛场上,郑亮以3米72的摸高惊艳四方,他的拦网如同城墙屹立不倒,进攻力道如雷霆万钧。三度夺得亚洲冠军,他是名副其实的“男排金刚”;而在赛场外,他同样拥有俊朗的外貌与坚实的体魄,深得爱慕者青睐,与心爱的女孩步入婚姻殿堂,成为一对人人羡慕的璧人。
然而,谁能预料到,曾经的辉煌过后,命运却发生了急剧的转折。最初是曾经恩爱的夫妻,最终却无法抵挡生活的重压,离婚成为了无法避免的结局;接着是突如其来的病魔来袭,他身体的变化让他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,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悉心照料。
曾经备受瞩目的“第一副攻”,如今却只能蜷缩在病房的角落,孤单而憔悴,一杯水、一包纸巾,成了他生活的全部。对于一个曾经品尝过巅峰辉煌的人来说,这种无助与痛苦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煎熬。
展开剩余86%就在郑亮陷入人生低谷、四面楚歌之时,昔日的恩师带着老队友们亲自探望他:“亮子,咱们再拼一回!”那一刻,病房内久违的希望之光重新点亮,照亮了他黑暗的世界。
在排球圈,郑亮绝对是一个无需多言的名字。身高2米01,他的身影是排球场上的“高墙”,在亚洲的排球圈,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1997年,郑亮与汪嘉伟一起,帮助中国男排拿下了亚锦赛冠军,打破了18年的尴尬记录;1998年,他又帮助队伍摘下了曼谷亚运会金牌;1999年,他再度带领中国队称霸亚洲。
在队中,郑亮担任副攻,不仅要负责拦住对方的进攻,还要弥补自己队员的失误。然而,这位猛将,在2016年忽然感到双腿麻木,起初他以为这是骨关节或者肌肉疲劳引起的常见问题。作为运动员,谁的身上没有一些伤病呢?但当时,他并没有过多担心。再加上,家庭也出现了变故,维持了17年的婚姻最终宣告破裂。
郑亮与前妻赵良的缘分始于1997年保龄球馆,那是一次典型的“一见钟情”,如同偶像剧般的浪漫。郑亮主动接近赵良,邀请她一起度过闲暇时光,两人迅速坠入爱河。恋人们共同度过了两地分隔的艰难岁月,克服了职业上的不同,最终在1999年步入婚姻殿堂。第二年,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——一个可爱的女儿。
在婚姻初期,赵良为了家庭牺牲了很多。郑亮常年随队训练,夫妻俩一年能见面几次,日常的沟通都依靠书信和电话。而在家庭责任上,赵良独自承担了许多重担。女儿的童年里,父亲的身影总是缺席,她对爸爸的记忆,只有那张无法动弹的大幅照片。孩子遗传了爸爸的身高,年纪轻轻便已经比同龄人高出一头。她同样继承了家里的体育基因,喜欢盯着体育比赛看,远离了那些卡通动画。
郑亮退役后,家庭状况终于有所改善,以为生活会迎来转机,可新问题却接踵而至。夫妻俩的性格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,使得两人日渐产生矛盾。以往的争执随着时间与距离而淡化,但如今的日常相处,矛盾逐渐堆积,最终不可避免地爆发。
长久的摩擦让曾经的恩爱慢慢消退,直至有一天,他们意识到,彼此的继续相处只能带来更多的痛苦,不如让对方自由。2016年,他们最终决定离婚,各自开始新的生活。
然而,婚姻的结束似乎并未给郑亮带来太多的缓解,生活的重压接踵而至。腿部的病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剧,2017年,他已开始走路困难,甚至爬楼梯时都需要扶墙。这引起了他的重视,立即去医院检查。最初大家都以为他是腿部出了问题,但在多家大医院检查后,最终的诊断竟然是脊髓病变。
这个结论比任何一次比赛的失败都更让人绝望。到2019年春节前,郑亮已完全无法起床,肚脐以下失去了知觉,翻身都需要他人的帮助。最为痛苦的是排尿,他不得不依赖导尿管,且极易感染,发烧、输液、再感染、再输液,成为了他新的生活方式。
病倒后的郑亮,每天的生活似乎只是围绕着病床展开:起床、导尿、做康复训练、吃饭、看视频、发呆、睡觉。他的世界,已经缩小到一张病床上。曾经那个在场上挥洒汗水的“铁人”,如今却连买个助行器都感到困难,身高过高导致市面上的产品都无法适配,连定制都没人愿意接单。
这场病,首先侵蚀的是郑亮的身体,其次是他的尊严。曾经的高大身影,如今成了“难以管理的身体数据”,更不用提生活中大小便都需依赖他人,这样的羞耻让人无比难忍。
而最难的,不是身体上的折磨,而是沉重的经济压力。他的病退工资仅有每月6000元,而治疗和康复费用每年需要十几万,几乎是一笔持续的支出。再加上护理等一系列费用,短短两年内,郑亮的积蓄就被用光了,甚至还背上了债务。更为糟糕的是,郑亮的身体状况并不允许他外出工作,生活陷入了困境。
在这一年里,他的世界几乎只剩下病床、冰袋和天花板,唯一的希望就是“睡一个好觉”。而对于他来说,能有一天不被护工翻身,已经是最大的奢求。
年末临近,郑亮依然躺在病床上,而此时外面的人们都忙着买年货,准备迎接新的一年。然而,在2019年2月3日腊月二十九的晚上,郑亮所在的杭州城东医院病房迎来了一群特殊的“客人”。
这些人不需要介绍,郑亮一眼就认出了他们——都是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队友:周建安、王贺兵、卢卫中、谢国臣……领头的是他最亲爱的恩师——汪嘉伟。
发布于:天津市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